人生就是由众多的细节组成的
正因为是个细节,所以常被人所淡忘

周易·坤卦第二

[1],元,亨,利牝马之贞[2]。君子有攸往[3],先迷后得主[4],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5]。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6]

注释:

[1]坤:卦名。《坤》卦是由下卦、上卦都是坤的两个经卦构成,是六爻皆阴的纯阴之卦,卦象是地,卦德为顺。 [2]牝马:母马,象征阴性。 [3]有攸往:有所往。 [4]先迷后得主:先行就会迷失道路,跟随在后就会有人做主。 [5]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在《周易》的八卦方位中,坤居西南,“西南得朋,乃与类行”,往西南方向可以得到许多同类的朋友,但有阴而无阳,完全脱离了阳,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乾居东北,“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往东北方向虽然丧失了同类的朋友,但由于得到了阳,与阳结为一体,协调并济,最终将有吉庆。 [6]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安静而贞正的吉祥,与无疆的大地顺承上天的那种美德相适应。

原边注:

《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易道的本质,天地万物的变化运动都可以归结为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变化运动,为这两种对立势力的交错联结、斗争消长所决定。纯阳的势力谓之“乾元”,纯阴的势力谓之“坤元”。

在万物化生的过程中,“乾元”为阳刚之性,起着创始、施予、主动和主导的作用;“坤元”为阴柔之性,起着完成、接受、被动和服从的作用。独阴不生,孤阳不长,此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又相成,彼此配合,缺一不可,结成了一种“乾坤并建”的紧密依赖的关系。

“君子”是一个美称,《乾》卦《彖传》用来称呼具有阳刚之性而居于上位的倡导者,《坤》卦《彖传》也用来称呼具有阴柔之性而居于下位的辅助者,说明这个美称并非表示社会地位的高下,而是意味着对行为规范的要求,凡是能够自觉地遵循行为规范,履行本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分地位高下,都可以冠以“君子”的美称。

点评:

“乾元”以天为象,是纯阳的象征,作为创始的动力资源,其表现的特征为“乃统天”,如同统贯天道运行的那种刚健雄强。“坤元”以地为象,是纯阴的象征,其表现的特征则是“乃顺承天”,如同大地那样柔顺服从,接受上天的主动施予,配合完成万物化生的过程。《乾》《坤》皆具“元亨利贞”四德,但在《坤》之“贞”德上加了定语,叫作“牝马之贞”,“牝马”属阴性,这是表明,“乾元”之性为阳刚,“坤元”之性为阴柔,《乾》以刚固为贞,《坤》则柔顺而贞。

就宇宙的自然史来说,正是由于这两大势力阴阳协调、刚柔并济的共同作用,遵循了乾阳统御坤阴、坤阴顺承乾阳的自然法则,所以才能形成调适畅达、品物咸亨的太和景观。

就人类的文明史来说,为了营建一种如同宇宙自然那样和谐有序的社会政治局面,也必须遵循同样的法则,做到阴阳协调,刚柔并济,正确处理阴与阳之间的关系。如果阳得不到阴的辅助,完全孤立,就会一事无成;如果阴得不到阳的率领,散漫而无统率,也难以形成群体,实现目标。由于宇宙的自然史与人类的文明史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无心,后者有意,既然从事社会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这就会犯违反自然法则的错误,所以应该自觉地把这种自然法则奉为规范,来衡量行为是否正确。比如乾元之道在宇宙自然史领域所表现的“乃统天”,完全是无心的,也是不会有错的,但在人事应用的领域,却有可能发生“亢龙有悔”的错误。坤元之道的情形也是同样,在宇宙自然史领域表现为“乃顺承天”,无计度,无目的,毫不造作,纯属自然,但是应用于社会人事的领域,就必须进行规范,否则就无所遵循,容易犯错。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把《坤》卦《彖传》的论述划分为两段。从“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到“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是第一段,谈的是宇宙自然的法则,从“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到结尾是第二段,谈的是人事应用的行为规范。《乾》卦《彖传》以“元亨利贞”界定君子之德,主要是侧重于论述一个优秀称职的倡导者所应当奉行的行为规范。《坤》卦《彖传》以“柔顺利贞”界定君子之德,则是侧重于论述一个优秀称职的辅助者所应当奉行的行为规范。

《象》曰:地势坤[1],君子以厚德载物。

注释:

[1]地势坤:《坤》卦的卦象为地,“地势坤”之“坤”是顺的意思,即“地势顺”,与《乾》卦之“天行健”相对为文。

原边注:

厚德载物与自强不息,分别强调了君子应具备的品德的两个不同侧面。自强不息指进取果敢,性属刚健;厚德载物指宽厚涵容,性属柔顺。如同宇宙的自然法则那样,此二者也应当结成一种双向互补、协调并济的关系,合之则两美,离之则两伤。比如纯任刚健以治物,其弊往往悖逆物性,专制独裁;一味柔顺以处世,则会流入谄媚逢迎,有失正道。关于这种流弊,王弼《周易注》指出:“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则物之所不与也;以柔顺而为不正,则佞邪之道也。”

点评:

就宇宙自然的法则而言,天道之刚健有力与地道之柔顺宽容双向互补,协调并济,共同促成了万物的化生。这种自然的法则内在地蕴含着人文的价值,君子观《乾》之象,从“天行健”中可以体会到自强不息的精神,观《坤》之象,从“地势坤”中可以体会到厚德载物的精神。乾坤并建,刚而能柔,柔中有刚,把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而形成一种中和之美,是人之德性的最高境界,也是从事人事活动所应当奉行的根本原则。

初六[1],履霜[2],坚冰至[3]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4],驯致其道[5],至坚冰也。

注释:

[1]初六:是阴柔初爻的名称,位置在一卦最下面的初爻位,因为是阴爻,所以称“六”(参阅《乾》卦初九的注释)。 [2]履霜:踩到深秋的薄霜上。履,踩。 [3]坚冰至:预示结着坚冰的寒冬将要到来。 [4]阴始凝也:阴气已经开始凝结。 [5]驯致其道:顺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

原边注:

用形象的说法来比喻,当人方在履霜之时,即可预见坚冰将至。因此,阴性事物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端正方向,坚守正道,自觉遵循柔顺利贞的行为规范,并且防微杜渐,在错误刚露苗头之时加以制止,不让它向恶性的方向发展。

点评:

初六指《坤》卦的第一根阴爻。《周易》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凡阳爻皆称“九”,阴爻皆称“六”。如同阳在六个爻位中的发展有一个由下到上、由始到终、由微到显的过程,阴的发展过程也是同样。初六居于《坤》卦之下,表示阴性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刚刚开始,其总体特征微而未显,隐而不彰,没有全面展示。但可以根据它的苗头先兆预见到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其端甚微,其势必盛,这就是从事社会人事活动必须见微知著的道理。

六二,直方大[1],不习无不利[2]

《象》曰:六二之动[3],直以方也[4]。“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5]

注释:

[1]直方大:正直、端方、广大。 [2]不习无不利:不熟悉也无不顺利。 [3]六二之动:六二的行动作为。 [4]直以方也:以正直、端方为本。 [5]地道光:大地柔顺中正之道得以发扬光大。

原边注:

在《周易》的体例中,一卦六爻,共有六个爻位,初、三、五为奇数爻位,叫作阳位,二、四、上为偶数爻位,叫作阴位,凡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者谓之得位,得位为正。

点评:

在一卦六爻中,五居上卦之中,为君位;二居下卦之中,为臣位。凡居于中位者,皆有中之美德。因此,六二作为阴性居于此位,不仅得中、得正,而且完全符合自己为臣的本分,是一个最适宜于自己居住的位次,这就自然而然内在地具有直、方、大三种品德。直是正直,方是端方,大是广大。这三种品德是与地道相通的,本源于地道的自然的禀赋,是一种内在的本性,顺着这种本性而行动,任其自然,不假修营,而功自成,所以“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1]。或从王事[2],无成有终[3]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4]。“或从王事”,知光大也[5]

注释:

[1]含章可贞:才德美质蕴含于内,可以持守坚贞。章,章美。贞,坚贞。 [2]或从王事:或者辅助君王的事业。或,副词,表示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在可与不可之间根据时势作出权衡选择。 [3]无成有终:不把成功归为己有,这样可以有好的结局。 [4]以时发:在恰当的时机发挥作用。 [5]知光大:才德智慧就会得到光大。知,同“智”。

原边注:

王弼《周易注》:“三,处下卦之极,而不疑于阳,应斯义者也。不为事始,须唱乃应,待命乃发,含美而可正者也,故曰‘含章可贞’也。”

点评:

六三内在蕴含章美之德,而且坚贞不渝,与六二是完全相同的,但是由于爻位的上升,“或从王事”,六三担任职务,参与实际的社会政治活动。这是一个履行为臣之道的人自我实现的大好时机,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若含而不发,错过时机,无所作为,是不正确的。另一方面,如果过高估计自己的作用,居功自傲,也同样是错误的。只有懂得了“无成有终”的道理,最后才能有好的结果。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1]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2]

注释:

[1]括囊,无咎无誉:扎紧口袋,没有灾祸也没有荣誉。括,收束。囊,口袋。括囊,即束紧口袋,防止口袋里的东西倒出来。这里比喻人缄口不言,行为谨慎,韬光养晦,不露锋芒。这种处世之道,虽无称誉,也无咎害。 [2]慎不害:谨慎小心不会有害处。

原边注:

李光地《周易折中》引俞琰曰:“咎致罪,誉致疑,唯能谨密如囊口之结括,则‘无咎无誉’。”

点评:

六四之位由三位上升到四位,权高位重,担任要职,为近君之位,居于这个位次,如何妥善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理想的情形而言,君臣关系应当相互依存,结为一体,尽管君居尊位,臣处卑位,君为主导,臣为从属,但却是按照刚柔相济、阴阳协调的原则结成一种和谐统一的政治组织。这种政治组织有如人之一身,君为元首,臣为股肱,相亲相辅,互助合作。君主不可垄断权力,专制独裁,而应该委贤任能,信任臣下;臣下也不可结党营私,侵犯君权,而应该尽力辅助,志匡王室。

六五,黄裳[1],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注释:

[1]黄裳:黄是尊贵的中色。裳是穿在上衣下面的裙子,古人上衣下裳。黄裳象征地位尊贵而又具有柔和谦下的美德,大为吉祥。

原边注:

在《周易》的体例中,五为君位,这是一个固定的位次,无论是阳爻九五还是阴爻六五,凡居于此位者,皆为君位。六十四卦共有六十四个君位,分配的情形并非奉行阳尊阴卑的原则,由阳爻九五所独占,而是两两对称,各占一半,阴爻六五也分配到了三十二个君位。这种情形说明坤虽阴柔,其六五之“黄裳,元吉”与《乾》卦九五之“飞龙在天”同样都是在论述为君之道,只是论述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应该联系起来,参照发明,加深理解。

点评:

《坤》卦六五以阴柔之性上升到尊贵的君位,掌握了权力,职位变了,但是其内在的美德却没有改变,所以《小象传》解释说,“‘黄裳,元吉’,文在中也”。《乾》卦九五具阳刚之性,其所以能“飞龙在天”而居君位,关键在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以中和的美德与居于下位者的同类结成了一种亲附聚合的关系,从而赢得了他们的拥戴。《坤》卦六五之“黄裳,元吉”,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地位尊贵,但仍然柔和谦下,不变本色,容民畜众,厚下安宅,与《乾》卦九五同样是在奉行中和的美德,其所以获得吉祥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这种中和的美德,其实质性的含义就是阴顺阳,阳顺阴,刚而能柔,柔而能刚,阴阳协调,刚柔并济,单有阳刚而排斥阴柔不能叫作美德,单有阴柔而排斥阳刚也不能叫作美德。

上六,龙战于野[1],其血玄黄[2]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3]

注释:

[1]龙战于野:与龙交战于田野。 [2]其血玄黄:流出黑黄相杂的血。 [3]其道穷也:它的阴柔之道发展到了穷极。

原边注:

《坤》卦上六和《乾》卦上九之所以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是因为不懂得阴必顺阳、阳必顺阴的道理,没有进行自我抑制,让斗争的一面占了上风,从而导致了阴阳相互排斥、彼此伤害的恶性后果。

点评:

上六是坤阴的极盛之地,也是穷极之地。坤阴居于此地,忘乎所以,自称为龙,迷失了自己“利牝马之贞”的本性,与阳刚之真龙发生对抗性的矛盾,激战于田野,结果两败俱伤,谁也没得到好处,流淌的血色,又黑又黄。《小象》解释说,“‘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这种情形与《乾》卦上九的“亢龙有悔,穷之灾也”,是完全一样的。在社会政治的人事运作中,由于阴与阳的性质不同,自然存在着二者之间对立冲突的一面,但是更重要的是,必须站在自觉的高度用中和的美德来进行抑制,使协调并济的统一的一面占据主导地位。

用六[1],利永贞[2]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3]

注释:

[1]用六:即用六之道,也就是全面而不是片面地应用坤元之道的基本原则。与《乾》卦用九相对(参阅《乾》卦用九注释)。 [2]利永贞:利于永远坚守正道。 [3]以大终也:可以取得德业广大之结果。

点评:

《乾》卦论述用九之道曾经指出,“乾元用九,天下治也”,认为如果善于运用乾元之道,可以创造成就天下大治的辉煌业绩。《坤》卦论述用六之道,也同样站在功效的角度指出,“用六永贞,以大终也”,认为如果善于运用坤元之道,可以取得德业广大之结果。其实乾元之道和坤元之道并非两个并立互不相干的道,而是从不同的侧面阐发一个共同的道理。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原边注:

易道贵中和,所谓“中和”就是阳刚与阴柔的变奏所围绕的核心主题。此二者虽然本性不同,但都在坚持不懈地向对方寻求互补,在此唱彼和的反复变奏的过程中,使得中和之美的核心主题凸显鲜明,发展得更加丰满繁富。因此,无论是用九之道还是用六之道,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强调中和之美的核心主题。

点评:

《坤》卦《文言传》可分两节。这是第一节,阐发卦辞的意蕴。大意是说,坤虽至柔,但柔中有刚,运动的劲头刚健有力。坤虽至静,但其德方正,使万物化生凝结坚固而为形体。阴之道不唱而和,待阳而后动,因而阳唱阴和,阳主阴从,“后得主而有常”,积极配合阳的创始发动,含容万物,化育广大。坤道的总体特征就是柔顺,顺承天道,配合默契,协助襄理,依时而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1]。《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2]

注释:

[1]辩:通“辨”。《释文》引马融曰:“别也。” [2]盖:大概。顺:有沿着当前趋势任其发展下去之义。

原边注:

一个人的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吉凶祸福的后果是由自己的行为所决定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具有清醒务实的理性,严于律己的道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点评:

第二节依次解释六爻爻辞。这是解释初六爻辞。从“履霜,坚冰至”的自然现象中,可以领悟到见微知著的道理,其端甚微,其势必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是一个“积”字。积是积累,积聚,坚冰是由微小的霜冻逐渐积累、积聚而形成的。如果说自然现象的这个过程无目的,无意识,那么对于社会人事来说则是一种行为的自由选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吉凶祸福的后果虽然在发展过程的终结阶段呈现,但是它的前因先兆却是在开始阶段所作出的行为选择。人们可以选择为善,善必有善报;人们也可以选择为恶,恶必有恶报。这种善恶的报应不是冥冥中的天意,不是无可改变的宿命,而是决定于人们自由的选择,决定于主体行为或善或恶的逐渐积累和积聚。如果在开始阶段选择了某种行为,就应该根据见微知著的道理,预见到其所导致的后果,无论是吉是凶,是祸是福,都要由自己完全承担,无可推卸。

[1],其正也;方[2],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注释:

[1]直:是指发自内心的真诚无伪的正直。 [2]方:是指客观外在的合乎正义的行为规范。

原边注:

敬立则内直,义形则外方,“敬义立而德不孤”,这就把自己塑造成为充实完美的道德人格,不会感到孤独。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邻”是亲近的意思。有德之人必然会有人来与他亲近,并且产生感化的社会效应,这就是“大”。一个人如果具有“直、方、大”三种美德,他的行为是决不会受到人们怀疑的。

点评:

这是对六二爻辞的解释,重点论述道德修养的方法,总体上贯穿了自律与他律、内在主观与外在客观相结合的精神。君子从事道德修养,一方面要“敬以直内”,以加强道德的自律,严肃认真,反身修德,保持内心的正直;另一方面要“义以方外”,力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外在的规范,处事得宜,尊重他律。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1]

注释:

[1]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大地之道“从不居功”,安于本分顺承天道,柔顺配合刚健,共同完成美好的事业。代,代替。乾阳倡始,坤阴成终,天施地受,阴阳和合,从而成就万物,万物在大地上繁衍生息,成就的是天之功。

原边注:

李光地《周易折中》引何楷曰:“乾能始万物而已,必赖坤以作成之,故曰‘代有终’,正对乾之始而言。”

点评:

这是对六三爻辞的解释,大意是说,阴虽有美德,但只能发挥配合辅助的作用,只能当配角,不能当主角,不能把成功归为己有,这就是地道、妻道、臣道的本质。相对来说,阳发挥创造主导的作用,也就是天道、夫道、君道的本质了。历代易学家对此二者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为阳尊阴卑,阳贵阴贱,尊卑贵贱之位不容颠倒,因而主张抑阴扶阳,强调片面绝对地服从,地必顺天,妻必从夫,臣必忠君。另一种理解为乾坤并建,阴阳协调,此二者虽然本性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但并无尊卑贵贱之分,而是相互依存,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和衷共济的。按照后一种理解,地道之所以顺承天道,并不是因为卑贱者必须绝对服从尊贵者,而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使事业得到圆满的成功,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能。所谓“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比较起来,后一种理解是摒除了等级之分的偏见,把握了阴阳哲学的普遍原理,也切合原文的本义。

天地变化,草木蕃[1]。天地闭,贤人隐[2]。《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注释:

[1]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运行变化,阴阳二气交合感应,顺达通畅,草木繁衍茂盛,象征政治清明,天下有道,因而贤人辈出。蕃,《说文》:“蕃,草茂也。” [2]天地闭,贤人隐:天地闭塞不通,阴阳二气彼此隔绝,不相感应,象征政治黑暗,天下无道,贤人就会隐退避世。

原边注:

君子如果时运不济,遭逢政治黑暗的时代,就只能选择《坤》卦六四爻辞所说的处世之道,“括囊,无咎无誉”,缄口不言。尽管这种选择出于被迫无奈,违背了自己的理想,但却是免于祸患的明智之举。

点评:

这是对六四爻辞的解释。自然界在前一种情况下,草木蕃茂,万物生长;在后一种情况下,却是草木萎谢,万物不生。人们可以推天道以明人事,领悟到政治的清明与政治的黑暗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政治之所以清明,关键在于君臣之间沟通顺畅,相互信任,配合默契,和衷共济,有如天地阴阳二气之交合感应,顺达通畅。政治之所以黑暗,关键则在于君臣道隔,缺乏信任,特别是君主对臣下无端的猜疑忌刻,有如天地阴阳二气之彼此隔绝,闭塞不通。作为一位怀有经世致用的理想而又身居下位的贤人当然是希望遇上政治清明的时代,但是希望往往落空,在现实的生活中更多的是遇上政治黑暗的时代。这不是个人的选择,而是偶然遭遇到的时运。

君子黄中通理[1],正位居体[2]。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3],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注释:

[1]黄中通理:具有柔顺中道的美德而通达事理。 [2]正位居体:居于君位,掌握了最高的政治权力。 [3]四支:四肢。

点评:

这是对六五爻辞的解释。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系统中,有德者未必有位,有位者未必有德,六五“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说明德与位已经形成了完美的结合,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政治局面。从政治权力有效运作的角度看,德与位这两个方面固然必须结合,不能或缺。但是细加分析,德是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位是有效运作的充分条件,比较起来,为了使政治权力的有效运作,能够做出一番利国利民的大事业,德比位更为重要。六五“黄中通理”,“美在其中”,具有内在的美德,加上居于君位,获得了行使权力的充分条件,这就得心应手,好比心灵支配四肢一样,能够顺顺当当地做出一番大的事业。政治运作达到了这个境界,也就是达到最美的理想了。

阴疑于阳必战[1],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注释:

[1]疑:读作“拟”,比拟。《周易本义》:“疑,谓钧敌而无小大之差也。”

点评:

这是对上六爻辞的解释。“阴疑于阳必战”,阴发展到极盛把自己比拟于阳,认为与阳完全相等,得意忘形,这就使得阴阳之间斗争冲突的一面占了上风,必然会与阳发生激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阴的这种心态躁动不安,怨恨不满,总是嫌自己没有获得与阳同样的美称,所以自称为龙。“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尽管阴自称为龙,但阴仍然是阴,没有改变阴的本性,所以称之为血,血是属于阴类的。由于阴阳交战,两败俱伤,流淌的血又黑又黄,这种玄黄之色混浊杂乱,是天地之杂色,不是天玄而地黄的正色。如果阴阳两大势力不相协调并济而是斗争冲突,无论是宇宙自然还是人类社会,都不会保持秩序的稳定和谐,而是陷入非正常的状态。


作者:余敦康(解读)

出处:《周易》,袁行霈主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

授权方: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毛桃博客 » 周易·坤卦第二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实践是学习的最佳途径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了解更多看平潭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